对抗秋燥症内养很重要

编辑:东方女性2012-09-24 11:40女性健康
字体:
浏览:212次

  进入秋季,各大医院耳鼻喉科、皮肤科和呼吸内科“秋燥症”患者增多,有的医院多时一天达几十例,中老年人约占2/3。进入秋季,早晚温差较大,气候变凉且逐渐干燥。受凉后,容易出现咽干、鼻塞、咳嗽、声哑、关节酸痛、大便干燥等症状,通常称为“秋燥症”。中老年人因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和慢性病复发,而年轻人则易表现为皮肤紧绷缺水或者起皮屑。中医专家认为,对抗秋燥症内养很重要。

对抗秋燥症内养很重要

  不能光做面子文章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任陶迪生介绍,最近门诊中常见的有两类人:一是皮肤瘙痒的老年人,二是皮肤干燥的年轻女性。老年人因为机体功能退化,油脂分泌不足使得皮肤缺乏滋润。而年轻女性的皮肤干燥问题则与秋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秋燥”并不是指单一疾病,而是统指秋天发生以“肺症状”为主的身体不适。秋燥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湿度降低,干燥易伤人阴津,皮肤黏膜水分加速蒸发,于是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头痛、咽痛、干咳、手足心热、便干结等现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症。对“爱面子”的年轻女性来说,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皮肤上,而忽视了这其实是身体内环境出了岔子。专家认为,对抗皮肤干燥光做面子文章是不够的,更要以内养外。

  对抗皮肤问题,如何养内?专家的建议是多喝水,秋季每日要比春季多喝水500毫升以上。少吃辛辣,规律作息,调整情绪,还有就是在吃上下工夫。此外,皮肤科专家特别提醒皮肤干燥的年轻女性洗脸不宜清洁过度。因为过度清洁也会是皮肤老化的元凶,尤其是在干燥的秋季,皮肤本来就脆弱、单薄,如果过度使用清洁用品“刺激”,更加会加重皮肤干燥和毛孔粗大,甚至引起皮肤过敏。过度清洁的情况下长期刺激肌肤,容易让肌肤出现发炎的问题,同时保水度也会下降,肌肤就在不知不觉中提前老化。

  鼻黏膜脆弱导致鼻出血频发

  前两天,市民李女士步行下班时,走着走着鼻血就流了出来,李女士坐在办公室时常感到鼻腔很干,只要天气一干燥,流鼻血的频率就会加大。记者23日从一些医院了解到,入秋以来,因“燥热”引发的流鼻血、咳嗽患者比平时多了两三成,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在这种干燥的天气最容易复发。

  据耳鼻咽喉科专家介绍,体内“燥热”分为“温燥”和“凉燥”,而“秋燥”属“凉燥”。“秋燥”往往很伤人,夏天的余热还没有消失,秋季干燥的空气又使人体水分迅速流失,所以在秋天,人们常常会感到口鼻干燥、大便秘结、皮肤干燥甚至皲裂,这些统统都是“秋燥症”的表现。而“秋燥症”最常见的症状是流鼻血,由于天气干燥,鼻黏膜因此变得特别脆弱,所以很容易破损出血。另外,鼻炎、慢性支气管炎都是这个“秋燥”季节高发的疾病。

  “当鼻出血时,患者不要过于慌张,可先通过冷敷、压迫等方法自行止血,并且保持头低位,不要把头仰起,以免血液倒流引起其他不良反应。若血流不止,则尽快到医院处理。”龙目恒教授提醒,秋天较干燥,为预防鼻出血,可多吃富含钙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胡萝卜、豆制品、新鲜蔬菜等,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若鼻痒难忍时,不要直接用手抠挖,可适当在鼻腔内擦眼药膏等清润药物。

  对抗秋燥多在吃上下工夫

  秋燥是很多人会遇到的问题,知名养生专家、南京市中医院主任医师谢英彪教授建议,市民在秋季饮食上可以特别注意“润燥”。

  多吃温热食物少吃寒凉食物,以养胃气,过于寒凉和生冷以及不清洁的瓜果容易导致温热内蕴,毒聚体内引起腹泻,应了秋瓜坏肚的民间之说。多吃芝麻、蜂蜜、水果等食物,以补肺润燥。不仅可以补充水分,防止嘴唇开裂上火等造成的损害,同时也防止肺部产生疾病。秋季干果中莲子、黑芝麻、核桃仁均可适当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