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衣袖里装碎银子,见面作揖时不会掉下来

编辑:东方女性2017-08-04 08:50奇闻趣事
字体:
浏览:8次

经常看古装电视剧的网友一定注意过这个细节,古代人们不背包,没有兜,却总是能从衣袖里拿出所需要的东西,这种感觉就像哆啦A梦的魔法口袋一样。但是问题来了,古人的衣服袖口那么大,装点东西真的不会掉出来吗?

作揖

从汉代开始,当时的衣服袖子叫做琵琶袖,袖口很小,一般跟手腕差不多大小,可以放一些小的东西。不过古代并不像电视里面那样,人人都穿着宽大袖子的衣服,只有一些贵族才会这样穿。他们在袖子里缝个口袋,那个口袋开口的方向与袖子是相反的,而且口袋呈收口的梯形状。

这样,把银子、书信什么的放口袋里,即使双手下垂或作揖,里面的东西也不会掉出来。正因为袖子经常装钱财,所以才会用“两袖清风”来形容清贫的人或者不贪污的清官。

而除了袖子里能放一些小物件外,汉服的胸前也是可以放东西的。古人的着装要求一般都会把上衣掖在中裤或下裳里(就像现代规范的衬衫要塞在裤子里一样)。这样,腰带与交领结合处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口袋。只要这个东西不大、不滑、不细、不硬就可以放在里边了。由于是交领右衽,所以拿取物品很是容易。

作揖

此外,除了衣服里面可以放置物品,汉服的腰带也是可以挂东西的,诸如钱袋、香囊、印章乃至刀剑等生活必需但塞不到衣服里面的小物件,挂在腰上是男性最方便也是最普遍的选择。

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在衣服上臂的位置缝制一个口袋,那个袋子称作肘后袋,或者肘后。取东西时就会从衣襟伸手进去,然后取出那个口袋里的东西。

作揖

东晋时期的医药学家葛洪在广泛收集当时民间流传的用于治疗常见病的处方后,经整理编成《肘后备急方》一书。梁朝医药学家陶弘景又对该书进行增补,完成《补阙肘后百一方》一书。这两部医书的名称,都使用了“肘后”一词,就是意在表明书可以放在肘后的口袋中,是可以随身携带,随时取出查阅,具有应急救助的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