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黄骨鱼的做法步骤 四大食用禁忌需牢记

编辑:东方女性2017-01-21 16:28美食百科
字体:
浏览:605次
文章简介:黄颡鱼,俗称黄骨鱼,也叫黄辣丁或者黄腊丁。其营养价值极高,富含蛋白质,有利于生长发育等等。深受大家的青睐喜爱,那么黄骨鱼的做法步骤是怎么样的呢?下面不妨随东方女性网小编一起了解下吧。

  红烧黄骨鱼的做法步骤

  1、黄骨鱼处理干净

  2、用1勺料酒与少许盐将鱼腌渍5分钟(因为黄骨鱼腥味较重)

  3、青红椒洗净切块备用

  4、锅中下油烧到冒青烟时,下鱼煎(这样的话鱼才不会粘锅)

  5、将鱼煎至两面黄色

  6、然后下姜蒜花椒爆香,在鱼身上淋1勺生抽,半勺老抽

  7、加水没至鱼身开始煮,其间加少许白醋去腥,适量盐调味,适量白糖

  8、当锅内汤汁剩下无几时,下青红椒与葱段稍焖一下,加少许鸡精与白胡椒粉即可关火

  黄骨鱼,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又名黄腊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体长123-143mm,杂食,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食物多为小鱼、水生昆虫等小型水生动物。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

  营养价值:

  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提高免疫力。调低血压 ,缓冲贫血,有利于生长发育。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调节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维持血压正常。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

  适宜人群:

  适宜消瘦,免疫力低,记忆力下降贫血,水肿等症状的人群,生长发育停滞的儿童。出现头晕、乏力、易倦、耳鸣、眼花。皮肤黏膜及指甲等颜色苍白,体力活动后感觉气促、骨质疏松、心悸症状的人群。高温、重体力劳动、经常出汗的人需要注意补充钠。

  食疗:

  1、养胃:暖胃,治疗胃寒症。

  2、利尿消肿: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作用。

  3、通乳生乳:有补气血、生乳作用,对产妇有通乳汁、补身体、促康复的功效。有开胃健脾、消除寒气、催生乳汁之功效。

  4、清热除火:味苦,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适宜于容易上火的人士食用。

  5、化痰止咳:适宜多痰,痰粘稠,咳嗽等症状。

  6、其他功效:黄颡鱼鱼肉含有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功效,对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皆有效。

  哪些体质的人适宜吃黄颡鱼?

  气虚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

  哪些疾病的患者不适宜食用黄颡鱼?

  肝硬化,痛风,结核病

  食用禁忌

  一、结核病患者服药时要忌吃鱼。

  二、出血性患者不宜多吃鱼。

  三、痛风患者吃鱼不宜。

  四、肝硬化病人应禁食鱼。